中国胶水胶粘剂网 - 胶水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新闻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深度|神奇“胶水”化沙为土 “沙漠农夫”刘杰:种出的番茄能吃出儿时味道|70年天路行③
3.biz | 商业搜索

深度|神奇“胶水”化沙为土 “沙漠农夫”刘杰:种出的番茄能吃出儿时味道|70年天路行③

信息来源:j-s.com.cn   时间: 2020-03-11  浏览次数:4

深度|神奇“胶水”化沙为土 “沙漠农夫”刘杰:种出的番茄能吃出儿时味道|70年•天路行③

力学治沙团队成员刘杰

封面新闻“70年•天路行” 特别报道组发自新疆和田

9月的第一个周末,刘杰和同事,收拾起行囊,从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基地,返回重庆。

背包中,装着他们这一年在沙漠中采集到的数据。

他和他所在的,由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领头的“力学治沙”团队,接下来在重庆,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。

这是三年来,他们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又一次“跨界”实验成功,即通过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,化沙为土,并种出了蔬菜和牧草。

这项“跨界”黑科技是什么?又是如何“化沙为土”?

深度|神奇“胶水”化沙为土 “沙漠农夫”刘杰:种出的番茄能吃出儿时味道|70年•天路行③

治理前

跨界,用力学“化沙为土”

沙漠上种菜、种草、种粮食,听起来是不是匪夷所思?

没错,确有此事。

重庆小伙刘杰,就在从事这项科研的人之一。

刘杰,今年31岁。出生在重庆城区。高考进入重庆交通大学后,专业为力学。研究生期间,在副校长易志坚教授带领下,刘杰玩起“跨界”实验研究:力学治沙。

什么是力学治沙?

在易志坚看来,就是以颗粒力学状态研究为基础,通过探究土壤力学状态,用一种独特的“胶水”,化沙为土,实现治沙。

易志坚团队把这种土壤微粒间的力称为万向约束关系。听起来简单,实验起来,并非易事。

易志坚透露,他一直从事力学理论研究。调入重庆交通大学后,他希望把自己研究方向和交通大学特色结合起来。

一个研究理论的力学专家如何跨界到生态治沙方面呢?

易志坚介绍,他也是在机缘巧合下完成这一跨界。如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的混凝土,它也是由沙、水泥等颗粒物质组成,通过胶凝反应结合在一起。“由此我们联想到,土壤化的沙子就是一个生物混凝土,一盘散沙加了约束后变成干了的凝固体,打湿水又可以变回去,这就和土壤性质一样。”易志坚说。

2009年起,易志坚团队通过研究,以及多次室内室外试验,获得大量验证和数据,理论框架和方法得以形成。

进入2013年,团队开始进行模拟沙漠环境的沙改土种植试验,并完成了“沙变土”最为关键技术:植物纤维粘合剂研发成功。“我们称它为胶水。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,它无毒无副作用。”易志坚说。

深度|神奇“胶水”化沙为土 “沙漠农夫”刘杰:种出的番茄能吃出儿时味道|70年•天路行③

治理后地里的农作物

农夫,沙漠种出蔬菜水果

带着“胶水”——植物纤维粘合剂,2017年6月,刘杰和同事,来到新疆和田县英阿瓦提乡。这里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。

眼前,村落被漫漫黄沙包围着,防沙林尽管宽近8米,在10余米高的沙丘面前,却像一道脆弱的栅栏,随时有被吞噬的危险。

刘杰和团队驻扎下来后,先是平整沙漠,其次是打井找水,再铺设管道。

在沙漠中,打下去100多米,找到水后,团队人员就在这片沙漠中,撒下粘合剂。

这是一片200亩左右的实验基地,它被分成多个区域,分别种上了白菜、萝卜、西红柿、西瓜以及牧草。

种这些农作物,不仅要看能否种出来,而且还要看它是怎么生长出来的。于是,刘杰几乎每天都会到下到地里,查看生长情况,采集数据。

夏末秋初的和田,天气炎热。“沙漠里干活,烈日当空,头上戴了帽子,脖子戴了围脖。但你知道的,天气热很了,戴一会儿就得取下来。”几个月下来,刘杰被晒得黑黝黝的,一个皮肤白净,戴着眼镜的书生,活脱脱的成为一个沙漠农夫。

自己被晒变了样,但他非常欣喜:这片被他们用胶水“沙变土”的沙漠,不仅丰收了蔬菜瓜果,牧草也长得特别好。更为重要的是,他们还收集到了一组非同一般的数据。

刘杰表示,这组数据显示,土壤的微生物种群和数量都大量增加。植物生长旺盛,生物量普遍高于对比农民地。“这些都表明,经过变土后的沙地是植物生长的理想载体。”

深度|神奇“胶水”化沙为土 “沙漠农夫”刘杰:种出的番茄能吃出儿时味道|70年•天路行③

治理后

绿洲,有新人过来拍婚纱

第一次实验成功,团队信心更加十足。

2018年,实验基地扩大到3000亩。

2019年,实验基地又扩大到一万亩。

9月23日,秋收已过,收割的牧草,正被捆扎好,堆放在沙地里,等人来收购。

伸手挖一挖种植牧草的沙地,沙子粘连在一起。再往下挖10厘米,沙湿湿的,润润的。

“和田草料很少,所以牧草还不到收割季节,养殖大户购草订单就过来了。”基地负责人周卫国说,目前牧草市场销售价为每吨1200元。

实验基地里,有一块明星地,面积约2亩。地上种着西瓜、萝卜、茄子、白菜等蔬菜瓜果,以及高粱。

目前,已过成熟季节,地里的蔬菜仍然长势良好,不少西红柿和茄子,因为来不及吃,自然熟透掉落。

沙漠里种出的瓜果蔬菜味道如何?

刘杰和周卫国都表示,“很好,吃出了儿时的味道”。

从2018年开始,研究团队还把在沙漠上种植蔬菜瓜果和牧草的日常,发布到抖音上,一年多时间便收获132万点赞,6.1万粉丝关注。

更令团队欣喜的是,3年时间里,团队分别在内蒙古乌兰布和、新疆和田、四川若尔盖治沙超过数万亩。

其中,内蒙古试验基地的农作物、牧草、乔灌木、荒漠草等,长势良好,成功吸引了大量的鸟类、兔子、青蛙、昆虫等动物安家,生态恢复效果显著。

刘杰还听同事说起一件趣事,今年8月,有当地人来到和田治沙基地,拍婚纱照。

“那对新人就站在沙漠和绿地的交界处,照了一张。”刘杰认为,这件小事很有意义,婚纱照中,黄沙象征过去,绿色则是他们希冀的未来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胶水胶粘剂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